芭蕉茎纤维在纺织业上的古今发展史

1
今天人民生活讲究自然、环保、绿色,各种自然材料织物,如竹纤维、木纤维,麻等织物纷纷登场。
早在近2000年前的东汉和魏晋时期,这些绿色织物已经大行其道。
东汉初年杨孚在《异物志》中就记载:芭蕉叶大如筵席,其茎如芋,取镬煮之为丝,可纺绩;三国时候的吴国人万震在《南州异物志》中、晋人郭义恭在《广志》中,也记载了这一时期岭南人民利用蕉茎纤维纺织的情形,例如前者就称:甘蕉草类……其茎如芋,取灰以炼之,可以纺织。
所不同的是,东汉时处理甘蕉皮脱胶的方法是煮,而到三国时已经发展为灰炼,大大前进了一步。因为草木灰里含有碱,草木灰入水浸泡蕉茎皮比锅煮更易脱胶而且节省能源,还可以得到更好的蕉纤维。
直到清代,广西各地蕉茎脱胶所采用的方法仍旧是这种灰炼法。
芭蕉科植物的纤维品种:
以假茎纤维的外皮富于纤维质:
马尼拉芭蕉麻:质地较硬,适合加工利用于工业纸浆、制绳 。
如台湾兰屿地区,是利用与马尼拉香蕉麻相同的 「红头屿芭蕉」纤维制绳索。
琉球芭蕉:可手工剥取纤堆制线后可以织布,质地轻滑凉爽,透气利汗,为气候温暖潮湿地区的清凉夏布。
芭蕉茎纤维纱线织物制作:
如冲绳著名的传统织物「喜如嘉芭蕉布」,以木灰水煮练去除不纯物,使芭蕉茎纤维丝呈现温润光泽,采用手工方式生产精巧细致絣织图案的芭蕉布。
另台湾东部平埔族亦有利用香蕉假茎外皮,采用土制法剥取纤维织布的技术 。
芭蕉茎纤维的工业制作:
芭蕉茎纤维经脱胶处理后,其长度过长不能纺纱,必需切成一定长度。
纯纺工艺:牵切后的芭蕉茎纤维–开清–梳棉–并条2道–粗纱–细纱。
混纺工艺:牵切后的芭蕉茎纤维–开清–梳棉–芭蕉茎纤维条为其他纤维条并和2道–粗纱–细纱。
纱线通过各种编织方法,可生产出各种不同的纺织品。
芭蕉茎纤维的特性:
经过牵切后的芭蕉纤维,因密度较小,吸湿放湿性能优于苎麻和棉纤维,纱线质量较好,可制造出耐穿的细布,衣服和鞋帽。

By 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