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海南岛黎族民间织锦,有悠久的历史。产于海南岛的黎族居住区,《峒溪纤志》载:”黎人取中国彩帛,拆取色丝和吉贝,织之成锦。”图为黎族姑娘展示黎族织锦技艺。
黎锦堪称中国纺织史上的“活化石”,历史已经超过3000年,是中国最早的棉纺织品。图为海南保亭,织锦的黎族老人。
在春秋战国时期,史书上就称其为“吉贝布”,其纺织技艺领先于中原1000多年。图为海南保亭,织锦的黎族老人。
黎锦服饰异彩纷呈,包括筒裙、头巾、花带、包带、床单、被子等,用黎族织锦和单、双面绣布料制作的黎锦筒裙绚丽多彩,黎族妇女还要在上面镶嵌上诸如云母片、贝壳片、银片、琉璃珠,穿上镶嵌珠宝的筒裙,行动或跳舞时,熠熠生辉。图为黎族织锦绚丽的线条和古老的纺织工具。
“黎锦光辉艳若云”就是古人对黎族织锦工艺发出的由衷赞美。图为三亚亚龙湾森林公园中黎族阿婆在织织锦。
宋朝以前黎族人的棉纺织技术领先于中原汉族,后来灌木类棉花逐渐由海南岛传入中国南方,元朝时黄道婆又将黎族的纺纱、织布等技术加以改进传播到内地,迅速推动了长江下游棉纺业的发展,掀起了被海内外学者称誉的持续数百年的”棉花革命”,使棉织品取代麻织品成为生活必需品,黄道婆也成为中国纺织业的始祖。图为绚丽的线条,古老的纺织工具,让文化遗产活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