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国内新棉逐步成熟,丰产态势基本明确,市场供应压力显著攀升,国内棉价一路下行。美联储降息预期兑现后,国际市场重新聚焦于棉花市场供应压力,国际棉价先涨后跌,总体跌幅有限。棉价走势扭转了此前的“内强外弱”特征,内外棉价差从本年度最高水平回落。
第一部分 行情回顾
国际市场方面,前半月受美联储降息预期支撑,国际棉价随金融市场升温而上涨;随着美联储降息预期兑现、北半球丰产增加供应压力、市场需求不振等多空因素博弈之下,国际棉价由涨转跌。截至9月29日,ICE棉花期货主力合约结算价65.5美分/磅,较上月末下跌1.04美分/磅,跌幅1.56%;代表进口棉中国主港到岸均价的国际棉花指数(M)73.95美分/磅,折人民币进口成本12812元/吨(1%关税,不含港杂费),较上月下跌182元/吨,跌幅1.40%。
国内市场方面,近一个月以来,受新棉增产预期强化、纺织传统旺季成色不足、8月纺织外贸数据继续下降等因素共同影响,国内棉价连续下跌,郑棉期货价格跌幅明显,达到2025年5月以来最低水平。截至9月29日,郑州商品交易所棉花期货主力合约结算价13365元/吨,较上月末下跌895元/吨,跌幅6.28%;代表内地标准级皮棉市场价格的国家棉花价格B指数14921元/吨,较上月下跌418元/吨,跌幅2.73%。内外价差由上月末的2345元/吨收窄至2109元/吨。
第二部分 分析与展望
一、国际棉花市场
(一)宏观环境
美联储降息预期兑现,全球经济前景仍面临不确定性。美联储9月议息会议将联邦基金目标区间下调25个基点至4.00%-4.25%,是自2024年12月以来首次降息,业内分析认为,此次降息是美联储货币政策向宽松方向演进的重要信号,且点阵图已勾勒出潜在的宽松路径,但能否真正形成持续的宽松周期,仍取决于通胀回落节奏与经济基本面变化。根据经合组织9月23日发布的中期经济展望报告,由于上半年全球经济增长展现出比预期更强的韧性,因此将2025年全球经济增速较6月预测值上调0.3个百分点至3.2%;考虑到未来经济仍面临关税税率上升、通胀压力抬头等风险,将2026年全球经济增速由2025年的3.2%下调至2.9%。
(二)全球棉花供需形势
1.2025/26年度全球棉花供需关系由相对宽松转向基本平衡
据国际棉花咨询委员会(以下简称ICAC)9月发布的2025/26年度全球棉花产销存预测数据,产量为2555万吨,同比增加16万吨,环比减少36万吨;消费量为2552万吨,同比增加3万吨,环比减少4万吨。总体上看,2025/26年度全球棉花产需基本平衡。
2.主要国家棉花供应形势
南半球棉花加工进入后期,丰产态势有望保持。南半球主产棉国正处于新旧季棉花交替阶段,新年度澳棉产量略有下降、巴西棉产量延续增长态势。据ICAC数据,2025/26年度,澳棉产量103万吨,同比减少12万吨;巴西棉产量392万吨,同比增加26万吨。具体进度来看,澳大利亚上年度棉花加工收尾,截至9月中旬,加工进度完成85%左右,与此同时,本年度澳棉种植已启动,当地农户正在评估种植作物。巴西上年度棉花加工比例近半,巴西棉花种植者协会数据显示,截至9月18日,巴西棉花收获进度为98.8%,加工进度达到40.9%。
北半球棉花开始收获,美国以外国家产量普遍增加。2025/26年度北半球棉花陆续成熟,主要产棉国中,美棉产量减少、质量上升,印度棉花丰产,巴基斯坦棉花产量有望进一步上调。据ICAC数据,2025/26年度,美棉产量预计为288万吨,同比减少26万吨;印度棉产量预计为540万吨,同比增加40万吨;巴基斯坦棉花产量预计为110万吨,当地机构认为此数据偏低,部分机构将产量上调至130万吨左右。具体进度来看,美国棉花收获正常、质量上升,据美国农业部数据,截至9月21日,美棉吐絮率为60%、收获进度为12%,较去年同期分别减少2个百分点、1个百分点;长势达到良好以上的47%,较去年同期增加10个百分点。印度棉花采收预计于10月开始,北部棉花生长进入后期。巴基斯坦棉花成熟提前一周左右,上市进度快于去年,据巴基斯坦轧棉厂协会统计,截至9月15日,全国轧花厂累计接收新棉34万吨,同比增长40%。总体看,北半球棉花收获进度总体正常,除美国以外国家棉花产量普遍增加。

3.全球纺织消费形势
东南亚纺织产销不振,终端市场美国消费信心不足。从纺织市场产销看,印度9月份纺织市场承压运行,主要受到美国征收高额关税对印度出口市场造成沉重打击,印度出口订单急剧下降,迫使部分纺织厂缩减生产规模。越南纺织服装出口全年累计呈现正增长,但近期出现边际下滑情况。据越南海关数据,8月越南纺织品服装出口额为38.6亿美元,同比下降4.8%,环比下降1.3%;1-8月累计出口264.1亿美元,同比增长9.6%。从终端消费情况看,近期,美国服装批发商库存位于常规区间波动,与去年同期相比略有下降;美国服装零售自2025年2月以来保持环比增长态势,显示出美国市场的消费韧性。据美国商务部数据,7月美国服装批发商库存为282.2亿美元,环比增长1.9%,同比下降1.0%;8月美国服装零售额为271.8亿美元,环比增长1.0%,同比增长8.3%。9月密歇根大学公布的美国消费者信心指数为55.4,创今年5月以来新低,反映出消费者对经济前景的担忧加剧。总体看,东南亚纺织市场产销不振,美国服装零售虽具韧性,但消费者信心低迷,全球纺织市场预计承压运行。
二、国内棉花市场
(一)宏观环境
国内经济保持向好态势,促消费政策持续发力,货币政策保持自主性。制造业景气水平呈现弱复苏,8月制造业PMI为49.4%,虽仍处于收缩区间,但已连续两个月回升;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3.4%,其中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同比增长3.1%,增速较1-8月累计增速提高0.2个百分点。消费刺激政策持续发力,继《个人消费贷款财政贴息政策实施方案》后,9月出台《扩大服务消费的若干政策措施》,多措并举助力稳增长、激发市场活力。货币政策延续稳健灵活与宽松预期并存的特点,根据央行在9月22日国新办发布会上表态,面对美联储降息带来的外部环境变化,国内货币政策的应对核心是保持定力、坚持以我为主、统筹内外平衡,既不被动跟随外部政策节奏,也不忽视外溢效应,而是立足国内经济修复的实际需求。
(二)国内棉花供需形势
1.新年度丰产形势明确,产需缺口收窄
依据国家棉花市场监测系统9月发布长势调查报告,国内各主产棉区天气整体利于棉花成铃、吐絮,预计2025年棉花总产量为743.2万吨,同比增长11.3%,其中新疆棉产量705万吨,同比增长12.2%。依据海关数据,2024年9月至2025年8月期间,累计进口棉花105.2万吨,累计出口棉花1.34万吨。依据2025年8月国家发改委公告增发棉花进口滑准税配额20万吨,叠加2026年棉花关税配额89.4万吨,预计2025/26年度棉花进口量为110万吨左右。
本期中国棉花产销存预测平衡表将2024/25年度棉花进口量由130万吨下调至105.2万吨、出口量由2万吨下调至1.34万吨,将2025/26年度产量由668万吨上调至743.2万吨、进口量由135万吨下调至110万吨。
2.国内棉花市场供应动态
新棉上市有序推进,收购市场谨慎运行。9月底国内棉区逐步开始收获,较去年提前一周左右时间,各地具体采收时间根据天气及棉花长势择时进行。据国家棉花市场监测系统数据,截至9月25日,全国新棉采摘进度为1.5%,同比提高0.2个百分点,较过去四年均值下降1.1个百分点。受新年度棉花增产、轧花厂避险心态浓厚等因素影响,轧花厂抢收资源意愿较低,理性开展收购工作,随着近期郑棉期货价格连续走弱,市场信心受到一定压制,每公斤籽棉收购价格预期从6.3-6.5元下降至6.0-6.3元区间,市场预计短期内收购价格维持低位震荡格局。
陈棉供应继续减少,新旧棉花预期平稳衔接。万得数据显示,8月末全国棉花商业库存降至148万吨(新疆、内地、保税区数量分别为63万吨、56万吨、29万吨),再加上工业库存数量86万吨(国家棉花市场监测系统数据),按照全国月度用棉量约70万吨测算,可有效满足新棉上市前的市场总量需求。
3.国内纺织市场形势
“金九银十”略有显效,纺织市场内销回暖、外贸承压。金九银十旺季期间,市场销售边际回暖,呈现“内销回暖、外贸承压”的分化态势,总体运行保持向好基调。从月度情况看,受纺织市场订单增加、企业上调开机率安排生产等因素影响,国内纺纱产量、纺服类内销保持增长态势,外贸则受到关税冲击、“抢出口”效应减退、转口贸易受阻等因素影响,纺织品服装出口额连续两个月同比、环比双降。8月,我国纺纱产量202.8万吨,同比增幅5.3%;纺织品服装内销零售额1045.4亿元,同比增幅3.1%,增幅较7月扩大1.3个百分点,其中家纺类产品因中秋、国庆双节备货需求,成为内销增长的重要支撑;纺织品服装出口额为265.4亿美元,同比下降5.0%,环比下降0.8%,连续两个月同、环比双降。从年度情况看,受新疆纺纱产能快速扩张、国内促消费刺激政策持续发力、上半年外贸企业提前安排出口的高基数效应等因素影响,纺纱生产及纺织品服装内销和出口总体呈增长态势。截至8月底,2024/25年度我国纺纱产量2366万吨,同比增幅5.3%;纺织品服装内销零售额1.5万亿元,同比增幅3.8%;纺织品服装累计出口额为3008.0亿美元,同比增长2.0%。
主要结论
当前国内棉花纺织市场呈现“棉花产量增加,纺织内需托底、出口承压”的鲜明特征。从供应端看,新棉丰产形势较为明朗,奠定棉花市场供应宽松格局,同时,轧花厂秉持谨慎收购心态,也大幅降低了市场抢收风险;从消费端看,传统旺季带动内销市场略有回暖,但总体回暖势头低于预期,叠加纺服类出口数据持续萎缩,削弱市场整体信心。综合来看,在市场不出现突发事件或宏观政策调整的前提下,棉价预计延续偏弱震荡走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