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缂丝织造技艺传承人

马惠娟,苏州缂丝织造技艺传承人,来自江苏省苏州市

缂丝,又名刻丝。由于工艺繁复、耗时费工,缂丝被认为是中国丝绸工艺的最高技艺,享有“织中之圣”的美誉。2009年,苏州缂丝织造技艺作为中国桑蚕丝织技艺的重要组成部分,被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上图:马惠娟老师复缂的《莲塘乳鸭图》。《莲塘乳鸭图》原作是南宋朱克柔的传世之作,现收藏于上海博物馆

作为顶级奢侈品,缂丝价值与工艺复杂度直接相关。当代工艺大师作品因耗时数月甚至数年,单价可达数十万甚至百万级。缂丝还是日本和服腰带的“顶配”手工艺。根据《杭州日报》,原德清工艺美术厂的缂丝匠人曾参与为日本传奇女星山口百惠定制婚服。(注:这条名为“七鹤礼服”的婚服上的刺绣则来自苏绣工艺,由苏绣大师蒋雪英指导并参与绣制。)

马惠娟老师生于1953年,从小跟随妈妈学习刺绣和钩花。1972年,19岁的马惠娟老师进入吴县机绣厂,后被调入新成立的吴县缂丝总厂,成为第一批艺徒,受教于陈阿多、沈根娣、许祥山等建国后的第一代缂丝艺人,继承了明、清传统技法。

2003年退休后,马惠娟老师在家中成立了自己的工作室,仍然坚持每天工作8小时。如今,马惠娟老师的儿子也是缂丝技艺传承者,不断探索将年轻化的视角融入传统缂丝的行业中来。

By TE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