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牌基因驱动,Prada 在荣宅里开了一堂生动的“海洋课”

上海南京西路上的百年宅邸——Prada 荣宅在秋光中敞开大门,我们步入其中,戴上VR的瞬间,便被带至潮汐起伏的海岸;指尖轻触,感受珊瑚脆弱之美;目光所及,极地冰川的壮阔让人为之震撼……声、光、影交织间,一场沉浸式的海洋科普教育互动展在荣宅宴会大厅的巨型彩绘玻璃天窗下徐徐展开。

这是 Prada集团最新举办的“SEA BEYOND:PRADA荣宅看见海洋”教育活动,以海洋为主题,融合科技与艺术,于10月10日至19日向公众开放。

在现场观察到,本次展览吸引了跨越多个代际的观众,年轻人举起手机记录学习,孩童在互动装置前久久驻足,长者亦在影像前凝神沉思,大家都能沉浸其中,真切感受海洋与人类之间深刻而动人的联结。

如何让“可持续主张”转化为公众对品牌的由衷信服与情感认同,是当前许多奢侈品企业在可持续传播中面临的更深层次的挑战。Prada在实践中给出了自己的答案:其在海洋生态议题方面的持续发力,并非外部趋势的跟随或是企业社会责任的被动承担, 而是从品牌基因和文化中自然延伸出的承诺,一场由内而外、自然生长的价值延续。

从原材料革新到公益教育,Prada一步步将其对海洋的理解与守护编织进品牌的可持续表达中。这场深入人心、使人沉浸其中的展览,正是Prada海洋基因又一次有力的显影。

Prada 与海洋的渊源

深入 Prada 集团的历史,便会发现 Prada 与海洋的深厚联结,这一联结也自然地蔓延至集团产品创新、文化表达与海洋可持续行动的全方位实践中。

(1)以海洋塑料,革新标志性尼龙

尼龙承载着Prada反常规的精神内核:1984年,Miuccia Prada 女士一以贯之逆主流的设计原则,革命性地将军用帐篷的防水尼龙材料带入奢侈品舞台,推出经典的 Prada Vela工业风尼龙背包。此后,Prada还将其应用至女装、男装甚至是运动服系列,尼龙就此成为品牌传承中最具代表性的元素之一。

2019年,Prada 又针对尼龙标志性面料,再度革新,以ECONYL® 再生尼龙为替代材料,推出Re-Nylon 系列。这一系列全部采用Prada集团与意大利纺织纱线生产商Aquafil合作的ECONYL® 再生尼龙纱线制成,这种纱线取材于“全球海洋、渔网、垃圾填埋场和纺织纤维废料”中回收的塑料,可无限次回收,且不会影响材料的质量。2021年,Prada 实现从原生尼龙材料到再生尼龙的彻底转化。

上图:Prada Re-Nylon 再生尼龙系列广告片

据各方海洋科研专家估计,到2050年,海洋中塑料的总重量将超过鱼类总和。Prada Re-Nylon再生尼龙项目的独特价值在于:通过切实的材料创新,成功将时尚消费转化为清理海洋塑料垃圾的直接行动。

(2)Prada与航海文化

1997年,Prada集团总裁、Miuccia Prada的丈夫Patrizio Bertelli出于自身对航海的热爱,领导成立了Luna Rossa帆船队。由此,Prada 开启了与航海文化长达二十多年的紧密联结。自2000年以来,Prada已六度参与美洲杯帆船赛,2017年更是作为官方赞助冠名商主办了第36届美洲杯帆船赛。

2024年6月在威尼斯举办的首届“海洋素养国际会议”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与Luna Rossa帆船队达成全新合作,授予后者“海洋保护大使”的称号。在同年举办的第37届美洲杯帆船赛上,Prada还将SEA BEYOND 计划的徽标印在船队主帆上,借助这一全球性赛事,进一步宣传海洋保护。

(*美洲杯帆船赛始于1870年,是全球影响最大、声望最高的帆船赛事,也是世界上最悠久的体育赛事,2000年开始基本上稳定在每隔3年或4年举办一次。)

(3)由内而外,持续拓宽海洋保护叙事的边界

2019年,Prada集团携手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政府间海洋学委员会(UNESCO-IOC),共同推出SEA BEYOND 计划。这一计划以提升公众可持续与海洋保护意识为目标,早期以教育为重点,近来拓展至科研、社会、人文等更广阔的范畴:

  • 3月,与卡福斯卡里大学基金会(Ca’ Foscari University Foundation)合作开展“冰上循踪——冰川记忆”项目,助力冰川环境中的科研新任务;
  • 4月,在威尼斯圣环礁湖中央的塞尔沃洛岛落成首个海洋素养中心,为海洋教育提供永久性空间;
  • 6月,与非营利组织“珊瑚园丁”合作,帮助拓展其在法属波利尼西亚、斐济、泰国等国家和地区的珊瑚礁的科学修复;
  • ……

上图:SEA BEYOND项目支持的“珊瑚园丁”组织

着眼于 SEA BEYOND 计划的长期发展,Prada一直也在不遗余力为其提供“真金白银“的支持:2023年7月起,Prada将Re-Nylon系列产品收益的1%用于SEA BEYOND项目;2025年6月,Prada 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宣布成立海洋保护专项基金,基金从Prada集团的200万欧元捐款开始,调动各方财政资源,于2026年1月起向其他捐助者和合作伙伴开放。

一场“润物细无声”的全方位海洋体验教育展

 可持续相关的概念在被反复科普与传播后,如何从“被看到”走向“被理解”,乃至内化为日常习惯,是一大难题。本次“SEA BEYOND:PRADA荣宅看见海洋”教育活动,通过高频次互动、沉浸式的内容设计,成功将复杂的海洋科学知识教育转化为一场可全面感知的公众体验。

(1)从“寓教于乐”到“寓教于情”

本次展览以 “海洋与气候村”科教巡回展开场,在2023年10月青岛首展的基础上,结合虚拟现实、智能交互、3D打印等科技,全面升级。展厅内,一面面不同主题的信息展板,搭配四周的各种互动装置。通过VR实景、“潮起潮落”的指尖交互、亲手触摸自然状态与白化状态下的珊瑚模型等多重体验,展览从视觉、听觉、触觉等多维感官引导访客深入探索海洋,更立体地感知海洋,在潜移默化中提升公众海洋素养。

开幕当天,Prada还特别邀请到来自中国内陆贵州省榕江县的小学生团体随老师到上海观展,让从未见过大海的孩子们,近距离学习海洋生态保护知识、亲身体验海洋文化的魅力。在展厅一侧的留言墙上,他们用稚嫩的笔触留下了对海洋的初印象,一位小朋友写道:“海洋是一个未知的大世界”。

Prada 早早意识到海洋教育也要从年轻一代抓起,而学校正是推进下一代海洋教育的重要阵地。从2023年在威尼斯启动的《环礁湖幼儿园》,到已经连续举办三届,覆盖超35000名全球中学生的教育模块, SEA BEYOND 项目一直在努力将海洋教育融入社会基础教育体系。

本次展览也为6至16岁儿童特别设置了教育工坊,囊括丰富多彩的趣味科普和创意实践:孩子们不仅可以跟随著名鱼类学家探秘各种常见鱼类、还能亲手体验从污染水源中解救“小鲸鱼”、制作微型水陆生态系统等。

在深度感知海洋、体验过海洋乐趣之后,我们移步至 Prada 荣宅四层,跟随艾美奖提名生态摄影师、气候艺术家 Enzo Barracco 的镜头,透过一张张具有强冲击力与表现力的作品,感受大自然的美与力量的同时,也切身体会到直面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等环境问题时的“惋惜”、”怜爱“等情绪。这种最本真的情感触动,超越了知识传递,直抵人心,更能唤醒观者对海洋生态保护的危机感、紧迫感。

(2)将品牌文化影响力转化为全社会行动力

开幕当日,Prada还举办了多场主题对谈。来自科学、艺术等领域的专家与行业领袖,不仅从不同视角探讨了海洋教育,还结合自身经验,与观众们分享了日常生活中可以实操的海洋保护行动,比如警惕海边度假时含有微塑料的防晒霜的使用。

这也正呼应了本次展览的核心目标。Prada集团企业社会责任负责人 Lorenzo Bertelli表示: “通过艺术与科学的交融激发人们与海洋的深层联结,最终实现知识传播与行动转化”。 Prada 的每一次海洋素养、乃至可持续教育,最后都会着眼于从理念到行动的落地——基于品牌自身影响力,引导观众从被动的接收者转变为主动的参与者,将环保知识转化为点滴的实际行动。

展览尾声,访客还可行至荣宅花园深处的凉亭,领取 SEA BEYOND主题明信片,将所感所得带回家或是传递至远方。

贯彻在地化实践,拉近与中国公众的距离

在二层的“海洋与气候村”科教展中,《华丽志》还注意到本次展览特别融入了中国本土特色海洋地理知识:以中国南海西沙群岛的三沙永乐龙洞为例,科普了中国海域生态系统的独特性与多样性。

为深化中国本土海洋教育, SEA BEYOND 项目在本次展览落幕后还将进一步与内陆地区学校开展合作。自11月起,项目将为包括此次到访师生在内的云南、贵州等山区学校,分发总计800套“海洋科学文化工具包”。这份精心设计的工具包宛若一个微缩的海洋世界,内含介绍海洋奥秘的启发式手册,以斯皮尔豪斯投影法(Spilhaus projection)绘制而成、以海洋为中心的世界地图,以及互动海洋生物贴纸等。

项目还将为这些学校的教师提供定制课程指导,助力他们将海洋主题教育系统融入日常教学,让海洋文化与保护的种子在本土孩子们心中持续生长。

上图:SEA BEYOND 项目“海洋科学文化工具包”

在2023年10月Sea Beyond展首次落地中国时,青岛这一选址也是Prada 联结在地文化的又一生动体现。作为中国重要的海洋城市,青岛深厚的海洋文化底蕴为该展览提供了天然的共鸣场,成功吸引了大量当地居民的关注与参与。

Prada在中国市场的长期深耕,始终保有本土化视野。此次展览的举办地——上海荣宅,这座2017年开放、历时六年修缮的历史名邸,本身就是Prada对中国本土文化重视、探索与长期承诺的实体宣言。

这种基于地域文化的真诚对话,正是奢侈品牌与中国公众构建情感联结,拉进与中国公众距离的关键。

By TENG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